
产品展示

安阳运盈钢铁贸易有限公司
河南外联实业有限公司
电 话:0372-3160535
传 真:0372-5355088邮 箱:ay@yygtmy.com
地 址: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
地 址:中州路熙城都会10层
钢企——内忧外患!!!慢性自杀???
文章来源:运盈钢铁 发布时间:2015-11-17
钢企——内忧外患!!!慢性自杀???
伴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下滑,钢铁产业每况愈下,今年以来钢材价格已跌逾30%,吨钢亏损
200元更成常态又一年的冬天,寒潮裹挟风雪提前而至。
和往年年底一样,华东地区一家钢企的高管李乐(化名)开始奔走各地参会,与业内人士共商
“取暖过冬”之道。
“现在冬天到了,需求更淡。而且年关将近,银行也开始催款,日子越来越难熬。最近大家都在
说,从现在开始到明年,是不是钢厂的倒闭潮也要来了。”李乐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。
企业害怕高炉一停工就再也开不起来,一旦银行抽贷,资金链断裂,整个企业就破产了。”尽管尚
未听闻钢企破产,但临近年关,李乐也开始听闻一些钢厂减产停产、资金链紧绷甚至政府介入的消
息。风雪之中,众钢企衣衫单薄地苦熬寒冬,失血最快的也许就是下一个海鑫钢铁。
“冬天日子很难熬,以前大家都盼着金九银十,现在一点需求好转的感觉都没有,钢材价格还是不断
往下跌。每到月底,钢厂一比成本与销售价格,实际都是亏损的,且前后价差损失远远大于销售毛利
水平。”谈起企业的经营状况,李乐一肚子苦水。
伴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下滑,钢铁产业每况愈下,今年以来钢材价格已跌逾30%,吨钢亏损200元更成常态。
更为严重的是资不抵债的钢厂已经出现。抽样调查显示,67家样本钢企负债率均值为68.35%,负债
率超过100%的钢企已有5家。另据记者统计,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上市公司中八一钢铁资产负债率为100.63%,
韶钢松山 、西宁特钢的资产负债率也分别高达93.37%、88.38%,另有7家上市钢企的负债率超过80%。
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对于钢企更是雪上加霜。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介绍,受银行严控钢企贷款规模影
响,许多钢企面临着不予增量、续贷困难、涨息和抽贷等问题。9月末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
钢企银行借款同比下降2.02%,而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.69%。
经济不景气的低气压仍在持续,钢贸商资金链断裂冲击波也终于袭至钢厂门前。有业内人士向记者
透露,由于资金链紧张,不少钢企通过影子银行托盘融资,但今年不按合同履行、逾期提货、违约等
情况时有发生,已有部分北方钢企现金流断裂,今年冬季已经无法复产。
在短期需求难以提振的情况下,唯有降低产量和削减产能才是行业的自我救赎之道。不过李乐告诉
记者,从实际情况来看,少数钢厂确因亏损严重而减产、停产,但始终没有形成一定规模,多数钢
企在现金流越绷越紧的状况下仍选择死扛到底,去产能实际效果不佳。
据悉,钢企通常有三种减产措施应对亏损扩大,初级手段是减产,中级手段是停产但维持炉温,
高级手段是停高炉。前二级手段的使用可在短期内减少产量,但钢价一旦反弹,则会立刻开工生产,
于是钢价再次下跌。然而,一旦钢价跌破公司的现金成本线且资金链断裂,钢企往往考虑停高炉,由
于高炉重启费用高昂且可重启次数有限,因此可视为产能淘汰。
在全行业亏损严重的情况下,为什么没有出现大规模减产?究其原因,无论是钢企、银行还是政府,
都难以承受钢企倒闭潮之痛。一方面,对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的钢企来说,必须依靠生产线持续运
转才能维持现金流,保证银行授信贷款,不然企业资金链断裂,将进入破产重组程序;另一方面,钢
企背负着地方GDP、税收、就业等压力,一旦倒闭将对社会形成较大的冲击,只能抱着亏损的包袱
继续生产。
没有好的现金流,没有好的销售需求,有可能倒闭潮确实会来,但时间会比较长,毕竟地方
政府和银行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幕。”李乐告诉记者。
尽管每个企业力图都撑到最后,但在李乐看来,总有一些将熬不过这个寒冬。“‘两高一低’
的企业处于一线危险队伍,如果你物流成本高,资产负债率高,又在需求相对低的中西部地区,碰
上冬季需求萎缩严重,这种企业肯定有倒闭或破产的可能,我预计明年春节前后肯定有这样的企业
被曝出来。”李乐说。
内需疲弱难解,供给收缩缓慢,今年以来,“走出去”成为不少钢企的自救之道。
海关数据显示,2015年9月我国钢材出口1126.3万吨,环比增长15.5%,同比增长32.1%,
创下历史单月最高水平。2015年1-9月,全国钢材出口8328.2万吨,同比增长27.2%。
不过受国外市场需求减弱和贸易摩擦加剧的双重影响,近月钢厂出口难度明显加大。据不
完全统计,今年前9个月,海外向中国钢铁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就多达29起。另据海关数据,
今年10月份,钢材出口数量环比减少约20%至902.5万吨,前10月钢材出口量同比下降6.6%,增
速明显放缓。
业内人士介绍,近期钢材出口价格和国内相比已经倒挂200元/吨以上,这个价格对所有能接
单的钢厂来说基本都是亏损。然而,如果不接海外订单,国内产能过剩现象或更严重,最终还是
会继续拉低国内钢材价格,中国钢企的处境将更为艰难。
面对内忧外患,从提高劳动强度到降低物流成本、管理费用,各大钢厂都在想方设法降本增效。
值得注意的是,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,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及套期保值功能,也成为大多数
钢企在困境中的选择之一。“因为正常的生产经营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,钢企参与期货套保的
积极性越来越强,市场对期货工具的需求是上升的。”段安林告诉记者。
然而总体来看,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时代背景下,需求将继续萎靡,去产能效果不佳,钢材价
格仍将处于下滑通道,已然成为行业共识。一些业内人士认为,无论是技术、管理,还是服务的
升级,都只是“慢性药”,效果非朝夕之功,且反而可能会拉长行业去产能的过程,无法从根本
上解决当前钢铁产业所面临的困境。
“如果说前两年是钢贸商的倒闭潮,现在开始是钢企的慢性自杀,是慢慢地滑入深渊。”谈
及钢企未来的处境,李乐甚为悲观。
上一篇:近期钢材各品种预判一
下一篇:钢坯,让钢铁人情何以堪!!!
